返回列表
百十回眸·校史故事 | 曹素滨:我校办学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
发布时间:2025-03-26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专题网
百十回眸 百十回眸·校史故事 | 曹素滨:我校办学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

时光的坐标轴上,总有一些刻度因沉淀而厚重,因坚守而璀璨。为纪念建校110周年,即日起,将推出百十回眸系列专栏,通过一篇篇校史、名师、科研、教学故事等,共同照见历史长河里奔涌的浪花,细数岁月褶皱中珍藏的星光。







曹素滨:我校办学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





图片1.jpg


曹素滨,出生于1920年2月,其父曹瑞芝当时正作为山西首批官费留学美国学生,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水利工程和水力机械专业。1938年,曹素滨受父亲的影响,中学毕业时,提出要报考位于重庆的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虽然父亲以“女孩子不宜学水利”婉拒了她的要求,但曹素滨第一、二、三、四志愿填报的均为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全国国立大学统考发榜,她如愿被水利工程系录取。在入学口试时,水利工程系原素欣主任认为“水利工作艰苦,大多数时间要在野外工作,女学生不易适应”,劝说她第二学年转读他系,但曹素滨表示将在水利工程系读完四年,决不转系。这一年,考入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的有29人,加上前一年因战争影响未入学的5人,共34人报到,曹素滨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并且是我国第一位学习水利工程专业的女生。


未有大楼有大师
中央大学校本部位于重庆北郊的沙坪坝,因师生人数众多,故在柏溪设分校,但两地校舍均十分简陋。学校在山丘荒地中铲出一片片平地,修了环山马路,马路两侧沿山坡建起了许多临时性的教室、宿舍、食堂、大礼堂、俱乐部和图书馆等。房子都是木结构框架构造,小青瓦屋顶,竹篱笆刷上泥巴和石灰墙,三合土铺地,屋顶时时可以看到夜空闪闪的星星。教室里的双人课桌是青竹框架顶着一块木板,小凳也是青竹编制的。宿舍是大通舱,一间大屋不分专业住着百十号女生,为了保留一定的个人空间,用五个双人床围成一间间独立空间,并在其中安放一张小桌子和一盏煤油灯,无法在宿舍做作业。学生们晚自习都早早地到松林坡山丘顶上的大图书馆占位子,那里的煤气灯光线充足,馆内人虽多却鸦雀无声,是同学们切磋功课、埋头学习的好地方。

图片2.jpg
工学院教室

图片3.jpg
水利系教室

图片4.jpg
学生宿舍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1942年,日本侵略军对重庆施行“疲劳轰炸”,敌机分两三批,每次两三架轰炸机轮流侵入重庆上空盘旋轰炸,使地面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重庆郊区山头上悬挂起防空警报红球,挂一个红球标示日军轰炸机已起飞,挂两个红球标示应进入防空洞躲避轰炸,警报器高声长鸣说明日军轰炸机已进入重庆领空。在“疲劳轰炸”的情况下,红球不断地升起落下,同学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防空洞里躲避,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适应这种情况,学校还规定考试时如遇防空警报,半小时内可继续,超过半小时则重考。

当时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虽差,但丝毫没有减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简朴的校园中汇集了当时国内一流的教授,其中:留学荷兰的严恺教授河工、海港,留学美国的黄文熙教授水力学、土力学,留学德国的谢家泽教授水文学、水电工程,留学英国的顾兆勋教授水工结构、高等水力学,留学美国的原素欣教授水工结构、水力机械,李士豪教授水文学、给排水工程,张云青教授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戴居正教授钢筋混凝土、应用力学、材料力学,卢孝侯教授结构力学、郑兆珍教授流体力学、姜国宝教授水工试验、刘树勋教授高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董钟林教授测量学、陆志鸿教授工程材料等等。他们所传授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课本基本采用最新英文原版,讲课、笔记也用英语。良师们的谆谆善教,给同学们的业务能力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


图片5.jpg

曹素滨(左二)参加1989年第四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会时,严恺教授(左一)对他的荷兰同学Mr.j.fprins说:She is my first student.


“十八罗汉一观音”

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水利工程系34名同学中有不少人转系,个别人退学,第二学年迁到校本部继续学习的只有23人,毕业时只剩19人。作为中大第一位学习水利工程的女学生,曹素滨不但完成了全部学业,而且顺利地毕业了。

1942年3月,四年的学习生活快要结束时,全班同学准备提前拍一张毕业照片留念,便特别组织到重庆城里的庐山照相馆合影,经过一番东拼西凑,大家整齐划一地穿着西装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合影取名“十八罗汉一观音”,“观音”即是坐在正中间的唯一女生曹素滨,18个男生是在她周围就座的“罗汉”


图片6.jpg
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第二届毕业生合影(1942年3月28日)

巾帼职守江河间
1942年毕业后,曹素滨历任四川中国农村水力实业公司副工程师、山西省水利局勘测设计室工程师、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山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山西省水利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教授级高工,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水利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曹素滨还参加了四川三台抽水站与遂宁小水电站的水力机械设计,山西明姜水电站及河南南湾水库水电站设计,山西滹沱河、潇河大型溉枢纽工程设计。负责山西六大主要河系流域规划工作及全省水利科研领导工作等,1984年曾为引黄入晋工程赴美国考察“跨流域调水高扬程、大流量抽水站及大型隧洞工程”。70周岁退休后,曹素滨继续担任山西省水电学会常务理事及水电部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委员,参加黄河北干流及全省主要河系水电、蓄能电站开发野外考察和研讨。

在工作的六十余年中,曹素滨足迹踏遍三晋大地、黄河中下游以及大西北等地区,为我国水利事业贡献才智,功勋卓著。